食品“零添加”标注泛滥 “零添加”“无添加”误导消费者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发布时间:2021-09-28 16:36:17

超市内,“零添加”食品成主打产品。

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自己的产品外包装上标注“零添加”“无添加”等字样,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耍小聪明,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食品“零添加”标注泛滥

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只关注价格,而是更多地关注食品的标识,包括产品的配料、保质期、营养成分等信息,这也让许多标注“无添加”“零添加”的食品应运而生。

记者日走访市场发现,目前声称“零添加”类的产品主要针对食品中的糖类、甜味剂、色素、防腐剂、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剂及氢化植物油等。在具体产品方面,“零添加”概念涉及的食品种类很广泛,从饮料、调味品到速冻食品、奶制品等不一而足。

在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附的一家超市内,“零添加”“无添加”字眼的食品在货架上很容易找到。记者在调味品区发现,主打“零添加”概念的品牌不少,如千禾味业推出的“0添加酱油”“零添加醋”大面积摆放在货架上。海天、厨邦、太太乐等品牌也均有“零添加”产品,如海天推出“0金标生抽酱油”“零添加醋”“0金标料酒”等,太太乐原味鲜宣称“0添加,所有食材来自熟悉食材”。在饮料区,椰树牌椰汁饮料在其包装用蓝色较大字体标注“敢承诺不加香精、不加色素、不加防腐剂”。

在中国传媒大学附的一家超市内,记者看到,三全推出的儿童水饺、儿童馄饨在其包装正面明确标注了“全程无添加”。

记者还发现,“无添加”涉及的奶制品也有很多,如简爱酸奶以“无添加”和“其他没了”为卖点,推出“蔗糖没了”“父爱配方”“蔗糖减半”等产品,而0蔗糖系列则宣称做到真正“0蔗糖、0代糖、0添加”。

“零添加”多是误导和噱头

“去超市购物,如果同一类食品,倘若外包装上标注有‘零添加’字眼,更能吸引我的关注。”北京消费者李女士告诉记者。“零添加”就真的没有任何添加剂吗?企业盲目追求“零添加”原因何在呢?

中国政法大学食品药品研究中心主任王青斌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狭义的“无添加”“零添加”一般指没有添加食品添加剂。企业推出的“无添加”“零添加”乃是一种噱头和营销手段,以此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食品标识是消费者获取食品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产品的第一信息源,对其真实的要求,实际上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零添加”等字样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误导,将食品添加剂“妖魔化”加剧消费者对添加剂的恐慌,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要理看待食品添加剂,不能一味否定,按照国家规定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刘会公开表示,“无添加”是一种噱头,不是科学概念,暗示了“有添加剂就是有害”这样一种结论,其实,只要在标准范围内使用添加剂,都是安全的。

记者了解到,2009年通过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对“真实准确”“科学合法”“通俗易懂”作了要求,但没有关于添加剂的具体说明,一些企业正是抓住了这个空子,大打擦边球。

王青斌表示,目前我国尚无明文规定直接约束“不添加”“不使用”“未添加”式误导标注。但对于宣称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行为,《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规定此类属于定量标示,应标示所强调的食品添加剂在成品中的含量。

记者查看一些食品的标签发现,以调味品为例,目前,千禾等产品在标签上都将未添加的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钠等具体名称标示出来,而海天的产品标注为“0添加防腐剂、甜味剂、味精、香精香料”等,较为笼统。

王青斌表示,对于产品标准本来就不允许添加或者不需要的某种物质,企业为吸引眼球,标榜无添加该种物质的行为会让消费者误以为其他产品含有该种物质,造成不正当竞争。例如有的酸奶标注“无明胶、无人工色素、无防腐剂”,但其实白色的酸奶不需要添加色素,而不添加明胶可能是因为用了其他的胶类,比如果胶。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治在早前也公开表示,国家对添加剂的类型、用量都有明确规定,个别企业在宣传中抓住消费者心理,宣传产品“零添加”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是不可或缺的,食品添加剂不应被“妖魔化”。

“零添加”并不等于更安全

除了常见的“无添加”“零添加”等,目前市场上还有“0糖、0卡、0脂、100%不含,无(糖)”等标注方式,这种宣传在饮料产品上比较常见。

记者了解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允许营养声称,规定食品中的能量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符合一定的要求,是允许宣称的。

即便如此,消费者对待此类宣传的产品也当提高警惕。以无糖为例,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教授撰文指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食品声称“无糖”,须满足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指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但并非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糖”。

王青斌认为,对于其他标榜“零”的食物的宣传也要警惕,比如,“零脂肪”的食物可能含糖量比较高,“0糖”食物即“无糖食物”,“无糖”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的甜食品,但可能含其他糖类替代品,比如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等。

代糖虽然没热量但也可能带来风险。“代糖等甜味剂比蔗糖甜200-300倍,能刺激大脑产生兴奋,会引导人摄入更多的高热量食物。”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如是说。

此外,一些企业也因标注“0蔗糖”而备受质疑。今年4月,元气森林曾为“0蔗糖”宣传致歉。元气森林表示,在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糖”和“0蔗糖”的区别,易引发消费者误解。期,妙飞推出的“0蔗糖”奶酪棒产品包装以“0蔗糖”吸引消费者眼球,却含有结晶果糖、聚葡萄糖,甜味剂赤藓糖醇、罗汉果甜苷剂,有误导消费者之嫌。对此,妙飞方面表示,“0蔗糖”并不是无糖,妙飞采用多种天然成分,在满足身体对营养物质需求的同时一定程度地控制热量的摄入。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撰文指出,“0蔗糖”只能说明食品不含蔗糖,但还是可能会有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成分,它们的危害和蔗糖相比并没有更低,所以消费者对这类产品还是要警惕,应该仔细看配料表,就算没有糖,如果食品里本身有淀粉也会造成血糖升高,糖尿病人或高血糖的人更是要仔细分辨。

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专家组组长宋亮表示,食品打“0蔗糖”概念,实际是一个噱头,如果只是为了在宣传中找到差异点,诋毁对手,那显然不是企业的正当做法,企业应该更多强调产品功能和营养。(孟刚)

关键词: 食品零添加 零添加 无添加 误导消费者

猜你喜欢

抖音发现了新商机 联合快递公司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抖音发现了新商机 联合快递公司解决“最后一公里

快递快而不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快递员不按需送货,自作主张将货物放到快递柜或者代收点……而在这...更多

2022-01-13 14:06:48
全国首次中成药联盟集中采购 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过26亿元

全国首次中成药联盟集中采购 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

1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近期湖北牵头19省联盟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开标。作为全国首次中成药联盟...更多

2022-01-13 14:02:55
全球车市遭遇芯片短缺 让国内车市重回正增长道路

全球车市遭遇芯片短缺 让国内车市重回正增长道路

连续下滑三年的中国车市终于重新画出向上曲线。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放榜,去...更多

2022-01-13 14:00:27
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出炉 稳健货币政策预计仍将保持灵活精准

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出炉 稳健货币政策预计仍将保持

2021年全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出炉。1月12日,央行发布了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整体来看,2021年12...更多

2022-01-13 13:59:04
新一轮蔬菜上市量增加 市场供应量充足价格下跌

新一轮蔬菜上市量增加 市场供应量充足价格下跌

随着疫情防控和保供稳价的推进,消费市场趋于平稳。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12月CPI和PPI数据...更多

2022-01-13 13:55:27
春节档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春节档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距2022年春节已不到20天,电影市场同样摩拳擦掌。截至1月12日,定档春节档的影片共计10部,包括《奇...更多

2022-01-13 13:42:01
名企名牌加速集聚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名企名牌加速集聚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招商引资的主阵地。2021年,漯河经开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谋划为先、招商为要、落...更多

2022-01-12 11:41:26
河南多地突发疫情 全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河南多地突发疫情 全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近期,河南郑州、许昌、周口、洛阳等地突发疫情,多处区域被划为中、高风险区,部分商超、农贸市场...更多

2022-01-12 11:39:22
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落实“双碳”战略 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落实“双碳”战略 推进新

2021年年底,由国家电投香港中电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独资注册1亿美元资本金的中电智慧(张掖)能源有限...更多

2022-01-12 11:35:09
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创新 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示范性新活力

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创新 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

经开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老品牌。如何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更多

2022-01-12 11:33:00


© 2012-2020 财经快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联系邮箱: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