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 HoloLens 3 项目陷入存亡疑云。
近期,多家外媒发文指出,微软内部已取消 HoloLens 3 项目并转而与三星合作开发新设备。就在事态不断扩大之时,HoloLens 之父 Alex Kipman 对外发声澄清,表示 HoloLens 做得很好。
不过,对于 HoloLens 3 项目去留的讨论,依然还在继续。
HoloLens 3 项目存亡疑云
据外媒《Business Insider》报道,微软已经在去年取消 MR 头戴设备 HoloLens 3 的研发计划,重新确定新的发展方向。
该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毫无疑问,Calypso 项目(即 HoloLens 3 )被取消了。所有从事该项目的人员都已被派到了其他项目,或者离开了公司。”
同时,该消息人士还指出,微软可能会在 HoloLens 2 稍加装饰,作为另一个产品来发布,但并不是 Calypso。
报道公开后,Alex Kipman 在 Twitter 上表示,“别相信你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东西。”
HoloLens 做得很好,如果你在互联网上搜索一番,也曾有说我们已经取消了 HoloLens2 ......然而 HoloLens2 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不过,关于 HoloLens 3 项目是否被取消的讨论并未停止。毕竟,无论是微软内部的人员动荡,还是 HoloLens 目前的定位与现实情况的博弈,HoloLens 3 都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据悉,微软之所以取消这一项目,为的是集中人才资源,与三星合作开发全新的 MR 设备,该项目以“Project Bondi”命名,依然采用头戴形式,不过与 HoloLens 完全不同,更接近于外界预测的苹果 AR 设备,与手机设备结合使用。
而这也引起了 HoloLens 团队的不满,部分员工认为双方的合作意味着 HoloLens 3 的研发走向结束阶段;这显然不是团队所想看到的。
Business Insider 对 HoloLens 团队近 20 名员工的调研结果间接证实了这一说法,后者提及了战略的不确定性,并暗示了公司内部对 HoloLens 的未来发展方向存在不同派别——一部分人认为 HoloLens 应该延续 B 端路线,为现有的企业 / 军队客户提供软硬件支持;有的则认为应该侧重于消费级 VR 软件市场。
在混乱的战略之下,微软内部团队的军心逐渐动摇。
今年年初,《华尔街日报》曾报道,微软的 AR 团队(约有 1500 人)在 2021 年有约 100 名员工离职,并流向苹果、Meta 等科技公司,其中包括 MR 技术研究人员 Don Box、计算机视觉工程师 Dave Reed、 HoloLens 前客户反馈负责人 Charlie Han 和显示团队前任成员、现任 Meta 显示总监的 Josh Miller 等。
事实上,微软内部意见分化其实是微软一直以来坚持的 MR 发展战略与现下元宇宙概念大热之下 C 端硬件设备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微软自身对未来软硬件发展思考的映射。
这是微软不得不直面的难题,也是其走向未来必经的挑战。
微软不想错过元宇宙
一位资深行业观察者曾告诉雷峰网,在元宇宙真正落地爆发之前,包括微软、Facebook、苹果在内的科技巨头都在原有业务延伸下寻找最贴合的入场方式。
对微软而言,早在 PC 时代凭借 Windows 系统打出一片江山的软件生态自然是其优势所在。不过,在 AR/VR 领域,微软却是从硬件上切了一道口子。
早在 2015 年 1 月,微软在发布 Windows 10 操作系统时便向外界首次亮相了初代 HoloLens——这是一款独立的混合现实设备,采用头戴式设计,拥有独立的 CPU 和 GPU,像是一台完整的计算机,运行 Windows 10 的专用版。
尽管初代 HoloLens 非常惊艳,但称不上是一款完美的产品,其仅支持简单的手势交互,缺乏对环境的深度理解,难以商用落地。
对此,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在同年举办的 Dreamforce 回应称,“HoloLens 消费者版本还需要5年时间才会到来”,不过,在 2019 年亮相的 HoloLens 2 也并未实现这一豪言壮语。
事实上,HoloLens 3500美元的高昂定价注定其不会是一款亲民的科技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商业价值备受质疑,甚至被外界戏称为“高科技玩具”——直到其陆续在 B 端开始找到落地应用价值,才让外界对其改观。
其中最为大众熟知的,便是其 2021 年 4 月和美国陆军签下 218.8 亿美元的合同,在 10 年内为美国陆军生产 12 万套 HoloLens 头盔。
然而,随着元宇宙概念大热,定价高昂、走 B 端商用路线的 HoloLens 与面向消费者的 AR/VR 设备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成为微软重新考虑 HoloLens 项目去留的重要因素——毕竟,在前面十年的实践中,HoloLens 始终难以在消费者端落地应用。
另外,在各大科技巨头争相布局元宇宙的热潮下,缺乏硬件基因的微软能否作出与苹果 AR 眼镜、Meta Oculus quest 相匹敌的 VR/AR 设备依然存疑。
在元宇宙这一战,微软鲜有试错的机会,每一步的抉择,都十分重要。
据外媒猜测,即便微软内部计划取消 HoloLens 项目,但并不意味其将放弃入局元宇宙,而可能是以一种更为激进的方式进场。
从微软、三星可能就 AR/VR 达成合作的消息来看,微软很可能借助三星之力发展消费级 AR/VR 硬件产品,从而集中精力发展系统层、软件层,为其它品牌的 AR/VR 产品提供支持——而这一版块,目前正处于空白期。
对微软来说,硬件固然是打开未来想象的重要窗口,但软件也是及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对而言,后者更是其强项。
实际上,在前两代 HoloLens 的发展上,微软就有意布局软件层,提供了包括 Azure Kinect、Spatial Anchors 和 Mesh 等技术,为软件生态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
试错 or 求全?微软难以抉择
无论是和三星达成的战略性合作,还是微软内部关于 HoloLens 发展的举棋不定,与其说是微软对当下矛盾的解决,不如说微软在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显然,微软不敢豪赌 HoloLens,而是选择了另一条兼顾两方的路径——即一边与三星合作开发新设备,一边集中精力发展系统软件。
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使与三星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以及研发潜在的基于云的混合现实设备,但目前合作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按照知情人士的说法,“这款设备处于早期计划中,可能仍会发生重大变化。”
对于元宇宙,微软此前已经多次对外表态将大力推进,今年一月,微软更是以其历史最高收购价 687 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当时微软方面就明确表示,此次收购将为公司的元宇宙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其野心勃勃,足以见得。
在元宇宙概念大热的当下,微软亟需从自身实际出发,定下明确的发展路径,而在这之中,其过往坚持的 MR 战略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博弈便出现了混乱,而随之带来的阵痛也是其不得不正面的挑战。
未来的呈现,往往只在于一时的选择。这是面向未来一场下注,没有人知道最终牌面,即使强大如微软,也需要谨小慎微。
关键词: 微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