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馆第一股、麻辣烫第一股、海鲜火锅第一股、佐餐卤味第一股……
2022年,中式快餐们正在排队上市。
有分析师也表示,“今年很有可能出现餐饮企业上市潮,因为头部企业争相上市会形成连锁反应,估计有更多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也会加入上市大军。”
在以往印象中,餐饮这门传统而又充满烟火气的生意似乎离“上市”“资本”这些字很遥远。但是经历了疫情的洗礼,为了活下去并且占领市场,越来越多餐饮老板主动拥抱资本市场。
当然餐饮这门生意本身也足够充满诱惑力,潜力巨大,未来可期。赛道空间广阔,但餐饮服务企业却呈现有品类、无品牌的状况。在这种情形下,资本急于寻找下一个中式餐饮的麦当劳或肯德基。
不过,仅仅依靠拥抱资本,也无法解决中式餐饮行业本身的问题。薄利困局、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单一、体验差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并且一、二级市场上,资本短暂的‘非理性’迟早会过去。”一位长期关注餐饮赛道的投资人对铅笔道下了这样的结论。餐饮行业也一定会回归到它的基本面,中式餐饮行业想要跑出所谓的“千亿市值品牌”还是要靠自己。
2022,中式快餐排队上市
很少有人能想到,街边常见的麻辣烫店有朝一日也能敲钟上市。
近日,证监会国际部披露,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提交《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材料。目前进度已达接收材料阶段,后续还有多个环节等待反馈和通知等。
这意味着,一旦材料审批通过,杨国福麻辣烫就能冲击“麻辣烫第一股”。
在2022年,走向资本市场的餐饮企业不只杨国福一家。春节前夕,和府捞面要去IPO的消息引爆了沉寂许久的消费赛道。几乎同一时间,中式快餐连锁品牌乡村基已经提交了港股IPO招股书,另外还有老乡鸡、巴奴火锅、粤式火锅捞王、海鲜餐厅七欣天、老娘舅、西贝也明确表达了上市意向。
一时间,似乎交易所被餐饮企业“占领”。这种现象并不是凭空诞生的,与消费领域的投资人交流时,基本所有人都提到一个因素:疫情。
一位投资人告诉铅笔道,在疫情前,大部分餐饮老板心中完全没有“融资”这个概念。“问企业老板,有没有融资计划?老板们要不问为什么要融资,要不就回答道,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有。”
但是经历了疫情的洗礼,越来越多餐饮老板主动拥抱资本市场,迅速减少的客流量、翻台率、客单价等指标,让以往不愁现金流的餐饮品牌不得不更多地接触资本,以提高开店速度,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赛道、模型、估值”,以往互联网圈里流行的话术,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餐饮人的嘴里。
也因此,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餐饮领域融资事件频发。据相关统计显示,2020年餐饮行业发生了115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超过此前5年的总和。进入2021年,融资热有过之无不及,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餐饮赛道融资事件超220起,披露融资额超500亿元。
“就像现在所有投资人都在讲硬科技一样,在那一段时间(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很多投资人都扎堆进连锁面馆、快餐店。”上述投资人说道。
头部餐饮品牌更是抢手,估值更是水涨船高。比如,和府捞面就被国内不少知名VC/PE机构都在排队抢份额。创始人李学林曾透露,和府捞面的E轮融资估值在70亿元,但融资过程中,有些资本甚至给出了140亿元的估值,还有的报价估值甚至高达160亿元。
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是同样的道理。
想有大的发展还得要用资本的力量,正如一位专注于餐饮的VC投资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眼下这些公司选择去IPO,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活下去,然后再去占领市场,它们也是在提前布局后疫情时代。”
另一方面,通过上市,把企业上升到集团化运作,也是餐饮老板作为企业家的诉求。
“今年很有可能出现餐饮企业上市潮,因为头部企业争相上市会形成连锁反应,估计有更多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加入上市大军。”有分析师表示。
寻找中式餐饮的肯德基或麦当劳?
“统一的加盟和运营模式,以及低廉的成本和巨大的市场空间,麻辣烫想不火都难。”已经成立19年的杨国福在宣布筹备上市后,一位行业人士分析道。在2020年上半年,杨国福麻辣烫用180天开了508家店,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101%。截至目前,门店数约6000家。
这样的模式,在拉面馆和火锅等容易大规模复制的餐饮赛道同样适用。“大规模、快速的复制”,是上述筹备上市餐饮品牌的共性。
比如成立10年的和府捞面,过去两年一直在开店的路上狂奔。2021年,和府捞面新增门店数较2020年翻番,大概每2天开一家新店,上海、华北、苏浙等地门店均已经过百家。其重要投资方绝味食品也曾在公告中表示,在深耕中式快餐八年后,和府捞面已经实现了可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
除了老品牌,一众初创品牌们也不遑多让。比如某家餐饮连锁品牌在近两年已开店超1000家,且仍保持快速开店的趋势。
连锁化发展其实就是一个快速复制的过程,标准化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标准化需要庞大的供应链支撑。现在,排队上市的中式连锁快餐品牌中,每一个品牌门店规模狂奔的背后,都有工厂、物流等一整套供应链的支撑。比如乡村基,中央厨房统一制作酱料,配送到各个门店,门店只需要按照配比完成炒制,有完整的标准化的出餐模式。
“大规模、快速的复制”的能力与空间也是投资人们看重中式餐饮项目的因素之一。一位餐饮创业者告诉铅笔道,融资期间,被投资人问及最深刻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开到5000家甚至10000家门店?
资本和创业者涌入,最重要的原因无疑是中国餐饮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可期。
2019年,我国餐饮市场规模突破4.6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餐饮市场。然而从人均餐饮消费额来看,我国人均餐饮消费额仅为美国的18%。如果以美国的人均餐饮消费水平为对标,我国的理论餐饮市场规模可达25万亿,体量之大超乎想象。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餐饮产业集中度和资本化程度低,潜在大量上市机会。番茄资本CEO卿永曾预估,如果对照美、日两个国家的人口与餐饮企业上市公司的比例来看,中国应该分别有约240家(对标美国)和1000家(对标日本)餐饮上市公司。
赛道空间广阔,餐饮服务企业却呈现有品类、无品牌的状况,这种情形下,资本急于寻找下一个中式餐饮的麦当劳或肯德基的心情,也就不难理解。
非理性困局
不过,对于待上市餐饮品牌们的前景,行业内的人并没有盲目看好。
有业内人士认为,疫情是餐饮企业拥抱资本的助推器,疫情前餐饮企业现金流普遍较好,疫情的突发暴露了餐饮企业造血能力不足的事实。与抗风险能力不足相对应,资本助力下加速开店,往往导致企业的单店利润被摊薄,投资回报率随之降低。
在二级市场上,可以直观看到餐饮板块估值在过去一段时间经历了大幅降温。受多重因素影响,A股、港股的餐饮板块整体表现较为低迷,其中海底捞、九毛九及呷哺呷哺的股价全年累计下跌都超过40%。
有分析人士认为,与其他行业相比,餐饮业进入门槛低、可复制性高,竞争非常激烈,而且行业属性决定了餐饮人要吃苦耐劳。这也意味着,在餐饮行业,投机者、追风者很难有长期生存空间。
一级、二级市场是联动的,实际上在去年底,一级市场上餐饮行业的投融资就已经有了“熄火降温”的迹象。一些投资人甚至告诉铅笔道已经不看餐饮了,很多投资机构都处在观望的状态。
“一、二级市场上,资本短暂的‘非理性’迟早会过去。”一位投资人对铅笔道下了这样的结论。而餐饮也一定会回归到它的基本面,它本身的问题远非融资或上市能够解决。
事实上,多个冲刺IPO的餐饮品牌的经营业绩也并不理想。梳理多个已公开的招股书及财务数据时发现,中餐连锁企业普遍存在净利润偏低的现象。乡村基净利率4.8%、绿茶餐厅净利润率5.3%……
净利润低也是一把双刃剑。有相关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式快餐净利润偏低,虽然说明其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物美价廉,能够与国外餐饮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但从长远来看,消费者一旦习惯了较为平价的产品,后续再推出高利润的新品,市场接受度会相对受限。
薄利困局只是中式餐饮品牌们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餐饮行业这门传统而又充满烟火气的生意看似门槛低,但要想经营好其实难度很大。多数中式餐企除了面临行业日渐增高的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房租的问题外,还要面对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单一、体验差等窘境。
并且,目前餐饮行业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维度上升到了综合维度,包括供应链、食品安全、店面环境、品牌营销等的竞争。对上市餐饮企业而言,无论是跨区域的人员管理、供应链保障,还是运营体系的构建,都是必须解决的挑战。
上市对餐饮企业也是另一把双刃剑。上市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们会用放大镜监视企业的一举一动,稍微表现不好都会在股市中被放大。
乡村基退市就是前车之鉴,其曾有过美股上市的经历,但由于业绩下滑甚至亏损,最终选择退出美股市场。当时也有业界人士对乡村基上市后的惨淡表现进行分析:乡村基亏损与其基础薄弱、上市之后后劲不足有关,指的是其注入资本后不到三年便运作上市,揠苗助长,而当时的规模并不足以拖动上市后铺开的大网。
“企业上市后基本都会遭遇一个魔咒,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头一年拿到钱后,都是高歌猛进,这背离了餐饮行业及自身发展正常的节奏。”乡村基有关负责人也曾这样说过。
中式餐饮企业的深层问题,资本解决不了。
关键词: 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