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一级市场的坏消息实在是太多了。
先是作为PE老大的黑石,规模600多亿美元的BREIT基金在2022年底发生赎回潮,然后是规模700多亿美元的BPP基金也收到了相当于基金总规模的7%赎回请求。然后是2023年2月,黑石一笔5.31亿欧元的债券宣布违约。
紧接着,3月10日硅谷银行因挤兑事件被监管机构关闭。专注于科技领域的硅谷银行是美国第16大银行,同时也是很多初创公司最常用的银行之一。事件发生后,325家风投机构、650名创始人联合声明:硅谷银行不能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更不用提,2022年以来独角兽倒下的新闻一个接一个,一些过往的热门赛道开启了独角兽成批死亡模式。
一夜之间,全世界好像哪里都缺钱了。
独角兽成批倒下
就在硅谷银行发生挤兑的同一周,美国自动驾驶卡车独角兽Embark宣布倒闭,70%的员工直接解雇,剩下30%处理公司关停流程。公司创始人Alex Rodrigues在发给全公司的邮件中称:“资本抛弃了我们,我们无法筹集资金。”Embark在2021年6月借壳上市,市值最高时达360亿美金。这至少是自动驾驶赛道2022年以来倒下的第二家明星独角兽了,此前福特、大众投资的L4级自动驾驶独角兽Argo已经宣布破产。
在生物科技赛道,2023年以来已经至少有4起明星公司破产事件。
1月6日,从事治疗严重感染的创新抗感染药物研发Nabriva被爆已经关闭。
1月9日,肾细胞癌新药研发公司Calithera Biosciences宣布解散公司并清算资产。
1月26日,tRNA药物研发公司Theonys因投资者意见分歧而宣布关闭。
1月27日,肾病药物生物技术公司Goldfinch宣布因为“当前宏观环境中的遇到筹款挑战”而倒闭。
这4家倒在2023年初的生物科技公司都履历辉煌。Nabriva拆分自制药巨头诺华;Goldfinch 创始人是前阿斯利康负责早期临床开发的高级副总裁,自2016年成立以来获得过总计2.1亿美元的融资;Theonys创始团队则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他们都是tRNA表观转录组学领域的开创性科学家。
web3、元宇宙本该是2022年最热的创新。但仅在2022年下半年就有至少8家加密货币独角兽申请破产,其中包括曾经的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交易所、一度高达320亿美元的FTX。
放眼全球,独角兽数量在急剧减少。CB Insights的数据显示,从2022年一季度到四季度,全球新晋独角兽的数量下降了85%。与此同时是席卷全球的科技大裁员。裁员追踪项目Layoffs.fyi主要追踪北美、欧洲、印度科技公司裁员事件,它记录到2022年全球1300家科技公司总共裁员28万人。
曾经被追捧的高估值“头部”公司们,突然发现融资变得分外困难。EY数据显示,美国2021年平均每个月有70多起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融资,而2022年四季度只有十余起。
在VC市场上,全球最大的两家科技VC老虎环球和软银愿景基金都大幅减少了投资。老虎环球大幅削减了新一期VC基金的规模。至于软银愿景基金,不仅几乎暂停了投资,还不惜亏本甩卖资产以回笼现金。3月2日,软银集团第三次减持商汤的股票。这次减持了979万股,价格是每股2.5港元。而软银集团投资商汤D+轮时的成本价是每股3.2港元左右。因此软银是忍着30%的净亏损强行减持的。
在硅谷银行暴雷的第二天,就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储户正在试图以较大的折扣出售存款,以筹集现金。可见,大家的现金流都是紧绷着的。
消失的现金
与2007年的次贷危机非常不同的是,硅谷银行暴雷并不是因为在资产端有什么高风险的操作,所有人都同意硅谷银行的资产质量良好。因此美联储才能够拍胸脯保证,这次救助硅谷银行无需动用纳税人一分钱。硅谷银行是死在了现金的突然消失上。
解释硅谷银行暴雷的原因,下面这张图就够了。
2018-2022硅谷银行存款净增加额(单位:亿美元)
财报显示,2019年硅谷银行的客户存款净流入仅有124亿美元,2020年增长至402亿美元,2021年进一步增长至782亿美元。新冠疫情之后,硅谷银行的存款规模翻了一番。而到了2022年,硅谷银行的存款突然降至净流出161亿美元。
好像一夜之间,近千亿美元的现金就这么消失了。
有人把硅谷银行事件的成因归结为一场“巨大的公关灾难”,资产出售被市场错误地解读为资金断裂,由此导致了储户的挤兑。也有人指责,由于一些硅谷VC大佬“不负责任地”指示被投企业提取存款才导致事态失控。
但这些只是最后一根稻草而已。硅谷银行的客户存款规模2022年戏剧性暴跌背后,是整个美国VC生态系统的现金的快速消失。这是落在硅谷银行头上的时代一粒沙。
时间回到2020年3月,美联储在恐慌之中连开两次紧急会议,将利率降至0-0.25%的历史低点。几个月之后,货币的洪流开始涌进美国的VC生态。NVCA的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VC基金募资额同比增长17%。2021年,美国VC基金募资额继续增长46%,达到1.3万亿美元的历史高点(NVCA数据)。紧接着,资金又从VC基金流入创业公司。2021年美国VC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的风险投资交易规模达6830亿美元,与2020年相比翻了一倍(NVCA数据)。
由此,一个被某VC大佬称为“从业20年来最发财的时代”到来了。
然后,这个遍地流金的时代在2022年骤然结束。2022年美国VC募资额下降了40%,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相应的美国VC投资额也下降了36%(NVCA数据)。因为美国股市的暴跌,美国VC的退出也降至了冰点,2022年美国VC的总退出金额仅为714亿美元,同比下降90.5%(NVCA数据)。
总结一下就是,2022年美国VC募资少了大约5000亿美金,投资少了大约2000亿美金,LP们拿到的退出回款也少了大约6000亿美金。
因此,一定程度上,是风险投资生态的崩溃导致了硅谷银行的倒下,而不是相反。
这意味着事情远没有随着硅谷银行恢复取款而结束。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3月14日将硅谷银行事件称是一次警报,认为它将在整个VC领域、甚至更大范围产生连锁反应。
另一位华尔街大佬贝莱德CEO芬克则在3月15日的致投资者信中表示,硅谷银行的倒闭只是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张,接下来倒下的骨牌可能会是投资私募股权、房地产等非流动性资产的基金,尤其是那些借用杠杆增加投资回报的基金。
2023年版的倒挂:市值低于现金
管中窥豹,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生物科技也是硅谷银行重点服务的行业之一。在硅谷银行存款中,有12%属于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行业。硅谷银行曾表示,2022年为至少一半的由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的医疗健康初创公司提供了银行服务。因此,生物科技行业融资活动的下降,也是硅谷银行存款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港股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中,把硅谷银行列为主要往来银行之一的有十多家,事件发生后北海康成、堃博医疗、腾盛博药、再鼎医药等公司陆续发布公告披露在硅谷银行的存款情况。随着硅谷银行全面恢复取款,这些公司不用再担忧存款损失的问题。
而有意思的是,虽然这些公司均表示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占比不高,但在市值中的占比却不低。
比如,堃博医疗公告显示,截至3月12日,其在硅谷银行持有约1180万美元存款,仅占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6.5%。因此堃博医疗表示事件对对公司的经营计划影响甚微。但是,1180万美元折算成港币超过9000万元,已经相当于堃博医疗目前市值的十分之一。
据此计算,堃博医疗的市值已经比公司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还要低。估值倒挂也非常严重——堃博医疗上市前值47亿元人民币,目前市值仅9亿港元。
处在类似状态的公司不仅是堃博医疗一家。投中网梳理发现,2021年以来通过港股18a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当前市值普遍只有上市前估值的几分之一。比如前面提到的北海康成,上市前值34亿元人民币,目前市值仅8.5亿港元;百心安上市前值30亿人民币,目前市值11亿港元。这显然会影响它们的再融资,查阅这次“被点名”的港股生物科技公司的财报,它们的现金储备在2022年无一不在下降。对于需要依赖融资输血的生物科技公司而言,这是更大的危险。
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一级市场上的生物科技公司要如何融资,尤其是对阶段靠后的公司来说。
一位医疗行业投资人向投中网直言,就现在的市场状况,港股18a基本上失去融资能力了。他表示,早前上市的公司有丰厚的现金储备,但还没上市的公司就“比较难”了。
BA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总金额同比降低约38%,医疗器械投融资总金额约同比降低约35%。相比之下,中国生物科技赛道的融资额下滑甚至更加剧烈。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与2021年相比,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融资事件数量下降38%,总金额则下降了54%,已经腰斩。
生物科技初创企业基本都是无盈利、无收入。在这个现金为王的时代,现金储备很可能直接决定企业能否良性发展甚至生死存亡。
前述投资人认为,在估值体系修复之前,生物科技赛道的融资形势很难有根本性的好转。在当下的市场下,只能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对于企业来说,他的建议是留足可以支撑三五年的资金,“该砍掉的管线果断砍掉”。(文/陶辉东,来源/投中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