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我们都成了二舅的“远房亲戚”。
二舅,是短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中,那个十几岁时被赤脚医生打针致残,后半生一瘸一拐,靠着自己的好手艺做木工赚钱,靠着自己的乐观和豁达笑对人生的66岁老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该视频于7月25日早上8点在B站发布,播放量一路攀升。7月26日,跛脚的二舅成功登上B站全站排行榜第一名。截至发稿前,视频播放量1590多万,弹幕有10万多条,就算是在7月27日凌晨2点,该视频下仍显示有3.5万多人正在看。
二舅也火出了B站。“二舅残疾证办下来了”“二舅活出了我们向往的饱满人生”“让二舅和姥姥安静生活吧”,7月26日,关于二舅的微博热搜就有七八个词条。各大社交平台上,都有大量网友转发该视频,并配上有自己感悟的“小作文”。
对于二舅的讨论,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表示从二舅庄敬自强的一生中悟出了哲理,得到了治愈,另一派则认为坚韧没有错,但苦难本不应该发生,人也有选择逃避的权利。
创作该视频的UP主名叫“衣戈猜想”,主页认证为“bilibili知名科普UP主”。衣戈猜想本名唐浩,曾在知名教育机构做过历史老师。2020年底,他开始发布短视频,二舅是他创作的第35条视频,此前他的视频内容大多以历史、科普为主,播放量最高的几支视频是《谁在组织高考作弊?》《6分钟讲明白什么是洗钱》等。据新榜报道,二舅爆火之前,《谁在组织高考作弊》的视频也曾冲上B站排行榜第一。
了解衣戈猜想的人认为,他算得上是勤奋的创作者。UP主“零天赋射手”发帖说,3个月前听过衣戈猜想的分享,当时衣戈猜想很霸气地说:“我敢说在座的没有人花在选题上的时间比我更多。”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二舅这样的视频诞生。
平台不缺爆款,互联网也不缺故事,二舅之后,或许还会有三舅四舅走入我们的视野。当下,二舅带来的感动和争议,都来自哪里?最后又会去向何处?
二舅是谁?
衣戈猜想口中的二舅,是“村子里曾经的天才少年”。
聪明,从小考第一,本应一路考学走出乡村,却在十几岁的时候发烧,被隔壁村的医生打了4针,变成了残疾。聪明的二舅翻了一年的赤脚医生手册,也没能找到痊愈的办法。但也是因为聪明,家里来了个木工,二舅看了三天木工干活,就说自己“看会了。”于是跛脚的二舅成了一名木工。
不过,用衣戈猜想的话来说就是,“很难把二舅定义为一个木匠。”原因是,二舅什么都会修,插线板、燃气灶、床头灯、玩具车、镢头、洗衣机、水龙头、门锁、电磁炉。二舅也什么都会做,会做算卦的签子和竹筒,会做二胡,还给出嫁的妹妹手工定制了全屋家具,一个人从图纸到拧螺丝刷漆全包揽。
不光是手艺好、乐于助人,短短11分钟的视频,围绕二舅展开的议题还有很多。
视频中讲述,二舅虽然一生未婚,但是年轻时也有一段短暂的“爱情故事”。隔壁村有个女人,有老公,有两个孩子。和二舅逐渐熟络起来之后,她经常来二舅家串门,二舅也经常去找她,即便是她老公在的时候。后来,她甚至还作为二舅家的正式一员,出席红白喜事、为二舅做饭、收拾房间。很多年过去,这个女人没有离婚,和二舅的感情也无疾而终。最后,这个女人和她的丈夫死在了外地的一个工棚,煤气中毒。
对于这场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情故事”,衣戈猜想在旁白里说:“这到底算怎么一回事呢?既不是今日时兴的仙人跳,也不是那个年月的拉帮套。那时候爱情来过没有呢?”
二舅也是个普通的“中国式家长”和“中国式儿子”。
二舅的女儿叫宁宁,在刚出生时被二舅领养。宁宁结婚,20万的房子,二舅出了十几万。掏光半辈子积蓄给宁宁买房子,二舅却特别开心。攒一辈子棺材本,等到子女婚嫁的时候毫无保留地赠予,这确实是“中国式家长”的真实写照,即便是面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宁宁,二舅的父亲角色也生动且真实。
66岁的二舅,在88岁的姥姥面前,是一个“中国式儿子”,孝顺。姥姥年纪大了,经常念叨不想活了,于是几年前二舅出门的时候就把姥姥放到车上,在别人在做工,就把姥姥放到身边的小板凳上。现在二舅开始全职照顾姥姥,“早上给姥姥洗脸,晚上给姥姥洗脚,下午逼姥姥锻炼。”
中国式的亲子关系,经常建立在一方的牺牲之上。二舅手艺好,在农村用人成本高的情况下,本可以干更多活赚更多钱,但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减少甚至放弃做活。
视频中,二舅的形象是立体饱满的。他天资聪颖,被“医疗事故”断送了求学生涯。他勤奋、乐观、孝顺、豁达,在遇到当年造成他残疾的医生时,也只是笑一笑,回应对方说的“要是今天,你肯定能把我告倒。”但二舅也爱上过有家的人,经历过一段模糊的感情,直到现在都不愿提及故事的细节。
在二舅之外,视频还试图讲述社会、时代带给个体角色的影响。比如,年轻人在逐渐离开乡村,村里仅剩的几百个老头老太太会敲锣、放鞭炮,赶走嚣张的野猪。
再比如,二舅什么都会修,只是不会修智能手机、汽车和电脑,因为没有。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仍有一定程度的断层,贫困、闭塞、信息滞后依然是一些偏远乡村的底色。
从村子里曾经的天才少年,到村子里第二快乐的人,二舅走过了“乏善可陈”的几十年。视频只有11分钟,二舅的故事到底是天才的陨落,还是普通乡村男人庄敬自强的一生,每个观众都有不同的答案。
二舅为什么能火?
作为一支11分钟的短视频,它是成功的。“可以说是现在浮躁的内容市场上的一束光。人物故事弧线、缺点、闪光点、故事的转折等要素都有,带给观众的是一种直达内心的力量感,特别有后劲。”导演张洋向深燃分析。
“这个内容稀缺且不好复制。其实从呈现方式上讲,它就是朴实无华的一个故事,但好故事永远都是卖方市场。”张洋认为,内容市场的浮躁,在于创作者把大部分精力和聚焦点都放在了如何获取更多流量,如何快速吸引粉丝上。“就拿抖快来说,算法导致了内容的重复率特别高,大家都在为数据做内容,而没有为自己的表达做内容。这个视频的创作者就是胜在了坚持自我表达上。”
好的故事是第一,对自我表达的坚持又会让内容创作更加分。说得更细一点,这支视频具体好在哪里?
短视频编导罗布言总结了自己的观后感:“顶级文案+朴实画面,没有技巧,全是感情。”
顶级文案,正是大多数人对这支视频的第一观感,甚至有人认为这种文案风格类似于文学大家之笔,平和、冷峻、朴实,还有一点小幽默。视频开头,两位老人靠墙伫立,镜头拉过,身份缓缓带出:二舅是村里曾经的天才少年,姥姥则是每天都在跳Popping(震感舞)的老太太。原因是姥姥因年迈或病痛,手一直控制不住地颤抖。
66岁的二舅和88岁的姥姥一起锻炼,一个本身就有残疾,一个年纪大走不动,两个人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差,“这么默契的走位配合,我上一次见到还是在乔丹和皮蓬身上。”UP主把二舅和姥姥,比作“乔丹和皮蓬”,所有因苦难和病痛带来的表征,都可以在文案中,用幽默一笔带过。
罗布认为,从视频创作角度看,这支视频很好地将文案和画面进行了平衡。“整支视频没有二舅的口述,也没有纪录片常用的保留原场景的声音和节奏的处理方式,它就是最简单的画面配上对应的旁白。旁白的量太满,所以画面就要相应让位,如果又想把文案做满,又想在画面里炫技,可能就不会形成这么广泛的传播,会变成孤芳自赏的‘艺术品’。”
能够被年轻人广泛讨论,还因为故事中那些引起集体记忆的时代元素。很多人都对一个桥段印象深刻:二舅给家具上贴了“上海牌”“香港牌”“天津牌”“超豪华OK”的Logo。“上海牌的家具,我家以前也有。”
集体记忆之外,还有从二舅引申出来的个体记忆。社交平台上,很多网友表示想到了自己的某位亲人。他们和二舅的共同点是,出生于同样的年代,因为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没能读书,早早走上了打零工、做苦活的辛劳一生。有网友还表示,自己的一位亲人也是在那个年代被赤脚医生胡乱打了几针,造成了终身残疾。
衣戈猜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自己对于这支视频为什么火爆的看法。“很多90后和80后都背井离乡在大城市工作,他们当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农村长大的,跟乡土的中国还是有很深的连接。他们可能跟我一样,印象中的家乡永远是冬天,因为只有过年才回一次家。每次回家,都感慨农村日新月异,但老人越来越老了。我觉得,可能是这些东西击中了他们,才会火爆。”
年轻人对于乡土的怀恋,对于时代记忆的共鸣,从二舅身上获得的鼓舞,都让这支视频获得了短暂的数据巅峰之外的,能被留下的东西。
不可否认的是,这支视频本身也具有爆火的特质。在苦难中奋进崛起,自强不息,这是中国式苦难叙事一贯的风格,以此基调进行内容创作,安全保险。而且,在当下的大环境中,年轻人急需一款精神解药,能够用以对抗沮丧和不安。
作为该视频的首发平台,B站的平台调性也在二舅的爆火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前,B站推出的宣传视频《后浪》《入海》《喜相逢》,从主基调来看,想要传递的精神和二舅视频最后升华的道理哲思类似,都是鼓励昂扬振奋,不怕苦难的人生态度。这支视频在B站火起来后,也得到了B站的公众号推荐。
二舅火了,然后呢?有人开始琢磨二舅做直播的可能性。对此,衣戈猜想的回应是否定的,他甚至表示,希望热度快点下去,让二舅安安静静地生活。二舅不会直播的同时,也希望不要有博主来到二舅家门前直播打扰他的生活。
衣戈猜想的回应 来源 / B站
二舅能不能治好年轻人的精神内耗?
正如视频标题一样,许多网友在看完视频之后表示,自己的精神内耗被二舅治好了。
怎么治好的?衣戈猜想在视频的最后,给出了自己的理由。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二舅正好十八九岁,如果二舅没有挨那四针,也许也能考上大学,当个工程师。“我四肢健全,上过大学,又生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我理应度过一个比二舅更为饱满的人生。”
喊着被二舅治愈的网友,大多也是同样的感受。对比二舅所处的年代,如今的机遇和资源都比那个时候更多,也更容易落在普通人的身上,但很多人因为来得容易,就弃之一边,这些机遇如果给了二舅,想必他会更加珍视。“都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胡一把好牌,而是打好一把烂牌。”衣戈猜想如此总结。
二舅是把烂牌打好,机遇下的我们,似乎是拿着一副好牌,要么轻轻松松地胡了,要么任由好牌打得稀烂。简单概括就是,二舅都这样了还那么努力,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努力?有网友评论道,“谢谢,我想像二舅一样,不问来路,不记归途,当最快乐的人。”
拿着一副好牌,就必须要打好吗?也有一些网友投出了反对票。
B站用户悠悠对深燃说,看了视频之后很难有样学样,成为二舅那样的人。“我认为二舅的苦难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是无妄之灾。”她认为,歌颂坚韧与美德完全可以理解,这也是中国式叙事中常见的方法,很多人会因此受益,这确实是价值所在。“但二舅的遭遇不是出于‘我要这样’,而是‘我只能这样’。”
悠悠举例,视频最开始讲述二舅被致残的时候,提到了那场事故之后的三年。第一年,二舅拒绝下床,看赤脚医生手册寻找治疗方法,这还是处于逃避和挣扎的过程。第二年,二舅扔掉了手册,呆坐在天井里观天,这是接受和放弃挣扎的过程。第三年,二舅学会了木工,这是被动选择之下,与自己和解了。“二舅不是也经历了三年的自我矛盾,才选择不挣扎了,继续活下去吗?”
在悠悠看来,歌颂二舅在苦难中的坚韧没有错,但这个苦难本不应该发生。“我更希望二舅没有遭遇过这些,我也希望我不会遭遇这些。”
“谁又知道二舅到底是怎么想的呢?”网友对于视频的争议,还在于衣戈猜想单方面的口述与评价,能否代表二舅的真实想法。
北京的观众小白,毕业于某高校电影专业。她告诉深燃,自己也曾拍过一个作业,也是以乡下的舅舅为主人公。她介绍,舅舅生下来就罹患小儿麻痹导致残疾,后来又得了羊癫疯,一生没娶媳妇,在村里做点工,乐乐呵呵的。
“我没办法跟着弹幕一起说‘敬二舅’,因为我感觉这个故事太完美了,陷入了套路。比如二舅和领导在澡堂搓背的情节,虽然我没听过一模一样的故事,但记忆里总觉得类似的故事听过不少。不过这种故事也偏偏是人们爱看的样子。”小白也和不少网友一样,认为他者视角很难代表主人公的真实想法,而且在拍摄中对于素材、角度的取舍,对于某些价值和道理的放大,都可能会让一个故事与现实有点出入。
在相对闭塞的农村,对于特殊群体的偏见、戏谑、误解都是真实存在的,也有人认为,视频中忽略了二舅面临的不公,仅仅是在歌颂,歌颂他因为自己乐观、聪明、手艺好而获得全村人的喜爱,但没有过多提及关于二舅被开玩笑叫做“歪子”这件事背后可能的心酸。
比起治愈,更多人认为自己形成了一种自洽,也就是能够与压力、负面情绪、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平共处。衣戈猜想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也说,“他(二舅)只是短暂性地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没有人可以靠别人根治心理上的顽疾。我生活在北京这么大的一个城市,一直在平衡‘出人头地’和‘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
“二舅总有办法。”视频中,二舅打家具贴牌的时候有办法,做二胡的时候有办法。在二舅的人生中,他总有办法。得到短暂治愈的我们,或者是更焦虑更愤怒的我们,也总会有办法。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悠悠、小白、罗布为化名。
关键词: